久无宗璞先生的音讯。近日偶然在《文学自由谈》上见到她的文字,说自己“身体不好,来日无多”,遂请作协的秦友苏帮助查找电话。他也说冯先生身体欠佳,前时来开作协主席团会议,一会儿就走了。
记者拨通电话,首先问候冯老的身体。
她说:“去年生了一年的病,住了三次医院。今年开始恢复创作,也还是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——不,是两天打鱼,三天晒网。主要感觉是头晕,病因很复杂。”
“您正在写的是哪些题目?”
“七月份的《小说界》发了我的短篇《彼岸三则》,三个小故事,鬼故事。这是今年春天创作的。你问要表现什么?大概是要求生命延长的一种挣扎,一种不甘心罢。可谓游戏之作。现在主要是继续写长篇小说《东藏记》。”
“您以前有长篇《野葫芦引》的第一部《南渡记》,《东藏记》是它的继续吧?”
“是的,是《野葫芦引》的第二部。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的几代人的生活。东藏就是东躲西藏,躲空袭警报。我因眼睛不好,很少看电视。最近天天看抗洪抢险的报道,很感动,就像是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。”
“我也有同感。这种场面很容易唤起大家的民族感。”
“对。万众一心的民族感。民族的正气要发扬。抗洪是和大自然斗,抗日是与异族的入侵斗。对大自然斗也是一种正气。”
“请谈谈您的文学创作。”
“我的创作道路从样式上说,是短篇、中篇、长篇这么过来的,开始写长篇太晚了,现在精力不够,只能尽力而为了。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做到雅俗共赏。俗是好看,得让人爱看。小说写得像哲学著作,又何必写小说?雅是耐看,不是看了就扔掉,要让人看了有所感,并有所思。”
“您幼承庭训,耳濡目染,受到您父亲冯友兰先生哲学和文学方面的影响,这些对于您的创作有些什么影响?”
“影响当然很大。但我并没有承传哲学。好像也没有听说有女哲学家,女科学家倒是有。生长在学者家庭,还使我有一任务,就是为把历史的真实面目留下来出一点力。我是不得不做。”
“您对西方文学很有研究。现代派与传统文化对于您的文学创作的影响,哪个方面更大一些?”
“我的根基是我国自己的文化,在这个根上,吸收西方的滋养。特别是写作长篇时,我曾考虑使用什么形式,基本上还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,把传统形式和创新手法结合起来。当然,主要还是要适合表达的内容,而不应为形式而形式。”
“您是指现代派吧?不是为了求新而求新。”
“我在使用现代派手法时提醒自己要注意细节的真实,使用现实主义手法时则要注意浪漫的虚构。长篇在一个基调上可以变换方式。在叙述中换个方向,让读者也喘口气。”
“有人评论您的《心祭》把意识流和类似于古典诗词般的意境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,这部《东藏记》是否继续这种风格?”
“我倒没觉得我在有意识地结合,只是很自然地就这么写了。”
“看来这也是一种意识流。是您的两种修养在写作中的下意识的流露。您是国内少见的学者型作家之一,您怎么看二者的关系?”
“其实,三、四十年代的作家大多是学者,现在才分工。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业余作者。写东西必须有一定的修养,有对于传统的继承,也必须有对生活的独到体会。但作家的学问必须要为创作服务,曹雪芹的学问都体现到人物形象上了。否则,掉书袋就不成了。”
“我认识的一位西南联大的老先生读了您的《南渡记》,很感兴趣,说是其中的很多原型都很熟悉,在盼望着续篇问世。”
“是啊,前日在作协开会,有个青年就很坦率地和我说:‘你写得也太慢了。’(笑)我真抱歉。”
“这部《野葫芦引》听说是由四部组成,另两部,《西征记》写滇西战争,《北归记》写到全国解放。那么,写到此时有些什么新的变动?”
“在构思上有一些新的想法。不过,不说也罢。”
“那么,在风格上又有些什么新的追求?”
“想要写得更好些,笔法上更趋向于白描。我不喜欢太多的修饰。长篇要写得精炼,又要栩栩如生,身临其境,有境界,实在很难。因为篇幅大,人多,事多,要做到结构严密,全书各章节水平大致一致,不是参差不齐,更是难上加难。这是因为我身体不好,太笨的缘故。”
“这部《东藏记》有多少字?大概何时写完?”
“计划写八章,二十三、四万字。现在写到第五章,完成了十几万字吧。前两章已在1995年的《收获》上发了。明年春天大致可以完成,前提是不添病。”
“对了,有很多读者关注您的身体和创作。”
“非常感谢关心我的读者。我接到过一些读者来信,每封信都让我很感动。我觉得我与读者之间有一个灵魂的桥,我们永远相通。无论我有多少委屈和烦恼,读者的关心和理解都会把它们化解,而给我动力,给我希望。我于世还有何求!”久无宗璞先生的音讯。近日偶然在《文学自由谈》上见到她的文字,说自己“身体不好,来日无多”,遂请作协的秦友苏帮助查找电话。他也说冯先生身体欠佳,前时来开作协主席团会议,一会儿就走了。
记者拨通电话,首先问候冯老的身体。
她说:“去年生了一年的病,住了三次医院。今年开始恢复创作,也还是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——不,是两天打鱼,三天晒网。主要感觉是头晕,病因很复杂。”
“您正在写的是哪些题目?”
“七月份的《小说界》发了我的短篇《彼岸三则》,三个小故事,鬼故事。这是今年春天创作的。你问要表现什么?大概是要求生命延长的一种挣扎,一种不甘心罢。可谓游戏之作。现在主要是继续写长篇小说《东藏记》。”
“您以前有长篇《野葫芦引》的第一部《南渡记》,《东藏记》是它的继续吧?”
“是的,是《野葫芦引》的第二部。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的几代人的生活。东藏就是东躲西藏,躲空袭警报。我因眼睛不好,很少看电视。最近天天看抗洪抢险的报道,很感动,就像是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。”
“我也有同感。这种场面很容易唤起大家的民族感。”
“对。万众一心的民族感。民族的正气要发扬。抗洪是和大自然斗,抗日是与异族的入侵斗。对大自然斗也是一种正气。”
“请谈谈您的文学创作。”
“我的创作道路从样式上说,是短篇、中篇、长篇这么过来的,开始写长篇太晚了,现在精力不够,只能尽力而为了。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做到雅俗共赏。俗是好看,得让人爱看。小说写得像哲学著作,又何必写小说?雅是耐看,不是看了就扔掉,要让人看了有所感,并有所思。”
“您幼承庭训,耳濡目染,受到您父亲冯友兰先生哲学和文学方面的影响,这些对于您的创作有些什么影响?”
“影响当然很大。但我并没有承传哲学。好像也没有听说有女哲学家,女科学家倒是有。生长在学者家庭,还使我有一任务,就是为把历史的真实面目留下来出一点力。我是不得不做。”
“您对西方文学很有研究。现代派与传统文化对于您的文学创作的影响,哪个方面更大一些?”
“我的根基是我国自己的文化,在这个根上,吸收西方的滋养。特别是写作长篇时,我曾考虑使用什么形式,基本上还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,把传统形式和创新手法结合起来。当然,主要还是要适合表达的内容,而不应为形式而形式。”
“您是指现代派吧?不是为了求新而求新。”
“我在使用现代派手法时提醒自己要注意细节的真实,使用现实主义手法时则要注意浪漫的虚构。长篇在一个基调上可以变换方式。在叙述中换个方向,让读者也喘口气。”
“有人评论您的《心祭》把意识流和类似于古典诗词般的意境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,这部《东藏记》是否继续这种风格?”
“我倒没觉得我在有意识地结合,只是很自然地就这么写了。”
“看来这也是一种意识流。是您的两种修养在写作中的下意识的流露。您是国内少见的学者型作家之一,您怎么看二者的关系?”
“其实,三、四十年代的作家大多是学者,现在才分工。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业余作者。写东西必须有一定的修养,有对于传统的继承,也必须有对生活的独到体会。但作家的学问必须要为创作服务,曹雪芹的学问都体现到人物形象上了。否则,掉书袋就不成了。”
“我认识的一位西南联大的老先生读了您的《南渡记》,很感兴趣,说是其中的很多原型都很熟悉,在盼望着续篇问世。”
“是啊,前日在作协开会,有个青年就很坦率地和我说:‘你写得也太慢了。’(笑)我真抱歉。”
“这部《野葫芦引》听说是由四部组成,另两部,《西征记》写滇西战争,《北归记》写到全国解放。那么,写到此时有些什么新的变动?”
“在构思上有一些新的想法。不过,不说也罢。”
“那么,在风格上又有些什么新的追求?”
“想要写得更好些,笔法上更趋向于白描。我不喜欢太多的修饰。长篇要写得精炼,又要栩栩如生,身临其境,有境界,实在很难。因为篇幅大,人多,事多,要做到结构严密,全书各章节水平大致一致,不是参差不齐,更是难上加难。这是因为我身体不好,太笨的缘故。”
“这部《东藏记》有多少字?大概何时写完?”
“计划写八章,二十三、四万字。现在写到第五章,完成了十几万字吧。前两章已在1995年的《收获》上发了。明年春天大致可以完成,前提是不添病。”
“对了,有很多读者关注您的身体和创作。”
“非常感谢关心我的读者。我接到过一些读者来信,每封信都让我很感动。我觉得我与读者之间有一个灵魂的桥,我们永远相通。无论我有多少委屈和烦恼,读者的关心和理解都会把它们化解,而给我动力,给我希望。我于世还有何求!”